:::

七堵集體記憶 第二章 祭祀圈(西元1684年至西元1895年)

第二章 祭祀圈(西元1684年至西元1895)

 

漢人的墾荒

   台北盆地漢人的開發可以追溯至康熙47(1708) 由泉州人陳逢春、賴永和、陳天章各取姓名中一字,合組墾號「陳賴章」開墾大加臘堡,其範圍包含今日萬華、松山、大同等臺北市中心區域(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其開墾由滬尾(淡水)沿著淡水流域逐步拓墾,淡水河流域包含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三個大支流,其中泉州安溪移民就沿著基隆河流域往上游開墾,在基隆河流域之中士林、內湖為漳洲人開發,其於錫口(松山)、水返腳、七堵、瑞芳皆為泉州安溪人所開發

    前一章我們說到七堵地區原本幾乎都是平埔族的獵場,這個獵場以鹿皮為主要的經濟來源,且七堵在乾隆53(1788)都還是番界外,在這之中已經有些漢人開始和原住民訂立地契,其中清乾隆39(1774)年的地契提到將土地給予余美敬自備工具開墾,從17081774年這66年的時間,臺北盆地的開發也漸趨飽和,於是往基隆河的上游開發。

漢人的原鄉祭祀圈

   在前面我們提到了,基隆河流域是泉州安溪人所拓墾,除了文獻記載以外,也可以由原鄉帶來的信仰祭祀圈得知,在七堵區最早的安溪鄉土廟可以追溯到安德宮,現今的安德宮屬於暖暖區,不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暖暖七堵都屬於同一個區,安德宮在暖暖老街上,暖暖街也是開發很早的聚落,乾隆59(1784),有一位福建泉州安溪的商人,從家鄉渡海來臺時帶有媽祖、清水祖師、保儀大夫三尊神像,從基隆河溯流而上最終在暖暖街落腳,一開始是放在家宅中,但是往來暖暖街市集的朝拜者日益增多,於是集資建廟,嘉慶6(1801)在暖暖街建成安德宮,在基隆河流域也有幾座類似原鄉信仰的廟,例如;草濫溪的草濫清水岩、友蚋溪的清水岩祖師廟

    那為什麼清領時期要在暖暖建街,這可由西元1829(道光9)臺灣知縣姚瑩亦將自己從淡水廳前赴噶瑪蘭廳的歷程寫成「臺北道里記」,這段提供二個線索,其一即是往噶瑪蘭的三貂嶺古道已經開通,暖暖作為中繼的渡船頭,許多前往宜蘭的商旅都會在此落腳,宜蘭的大菁、藤、木材、鹿皮還有艋舺運過來的南北雜貨都會在暖暖街交易,可以這麼說從艋舺到錫口到水返腳到暖暖就是基隆河航運線的重要口岸,其二即是基隆河流域的平埔族社會變遷,清乾隆35年(1770)年地契將這地段交予漢人開墾,60年後平埔族人的謀生方式改以伐木作薪炭、枋料,載往艋舺為業,土地大多已被漢人開發。

    七堵大德廟的祭祀圈和其建廟背景,也是讓我們了解七堵漢人的墾拓史的一個良好切入點,相傳余姓開臺始祖於淡水登陸後,沿著淡水河、基隆河至汐止定居,乾隆15年(1750)至乾隆27年(1762)始設有祭祀公業於水返腳,但從余姓祖譜記載卻有出入,從祖譜來看余姓第17世,余志莫、余則慶、余則侯三人在乾隆35年(1770年)自泉州來到台灣開墾,綜合上述資料,余氏家族概略從清乾隆年間來台墾荒,從余氏祖廟轉變為祭拜大德公(楊家將)、清水祖師、保儀大夫、媽祖的地方信仰中心。

    汐止忠順廟主祀神保儀大夫,訪問過幾位仕紳,大抵是陳姓祖先從泉州府安溪縣分火而來,早期有「陳尪公」的神明會組織,每年農曆四月十日辦「吃會」,並且筊杯選出下任的爐主,後來將保儀大夫奉祀到蘇家大厝(或稱蘇大老宅,即忠順廟現址),汐止忠順廟的祭祀圈包含整個七堵,尪公保儀大夫在當時有著防出草之害的神蹟,這與保儀大夫死於安祿山等人之手,其人為「番」,所以保儀大夫與「番」是對立的詮釋。再則,民眾相信保儀大夫遶境,能袪除疫病、保境平安,過去醫療資源缺乏路途遙遠,因此向保儀大夫筊杯祈求「藥籤單」,因為保儀大夫能治病靈驗的神蹟。

    從16世紀以來,漢人不斷往台灣移墾,但是移墾中除了要度過險峻的黑水溝,還要面對台灣獨特的自然環境,台灣位於季風交匯之所在,也是颱風必經的路線台灣既炎熱又潮濕,瘧疾、霍亂、鼠疫就在這個環境下產生,安溪移民來台開墾,經常面對疾病威脅,所以保儀大夫、清水祖師來自安溪原鄉鄉土神的相傳可以去除瘟疫的神祉經常是信眾的信仰寄託,這也是七堵和基隆的不同之處。

參考文獻

林江臺(2004)。清領時期漳州人在臺北盆地拓殖與發展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基隆市政府(1995)。基隆市七堵暖暖區志。政府出版品。

陳健一(1996)。基隆河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政府出版品。

溫振華(1989)。清代台北盆地漢人社會祭司圈的演變。臺北文獻。頁1-42

簡炯仁(1996)。「台灣是瘴癘之地」一個漢人的觀點。臺灣風物。

基隆市百福宮管理委員會(2017)。百福宮建廟30周年專輯。

  • 發布日期:2020/12/07
  • 發布單位:七堵區公所社政課
  • 最後更新時間: 2020/12/07
  • 點閱次數:1516
回頁首